注册
400 071 1689

面试时政素材:两会热门提案议案(四)

2019-07-25 18:21:39     来源:京佳教育

 

  • 咨询电话: 张老师13579209581 周老师18197599135

  • 地址: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时代广场A座15G室

  伟两会提案:校园安全与数据安全

  提案一、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更安全的校园环境

  校园安全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近些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校园暴力、欺凌、人身伤害等校园安全事件频繁发生。

  校园安全事件不但对孩子造成了严重的身体伤害,也暴露出校园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以及校园周边安全存在技术、管理、制度等短板。

  传统的校园安全工作从主体的不同,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学生教育、学校管理以及家长看护。

  由于学校是一个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场所,这其中学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校园事故发生的原因看,学生之间嬉戏打闹占比最高,且事故常在课间休息时发生。传统的视频监控,主要通过视频监控录像和人员实时监控来确保校园安全,但在偌大的校园中不止一个监控,安保人员就很难顾及到所有的监控点,并且一旦某个角落出现事件,监控并不会报警,若安保人员也没注意到,也许就会错过最佳的救援时机。甚至在进行事后回放时,往往也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来回放视频资料,从而获取信息,效率低下、费时费力。

  而且校园安全不仅限于学校空间范围,与部分社会安全也有所交集,在这几年的校园案例中也有所体现。校园周边安全风险点多而杂,传统“人工识别”的思路存在识别不全、评估不准、具有“盲点”等缺点;校园周边安全事件突发性强,“人防”的传统方式存在响应滞后、联动不畅、本能反应易失误等不足;校园周边安全易受社会风险的传导和渗透,“人防物防技防”的传统模式存在新生风险识别难、偶发危机预警难、连锁反应阻止难等问题。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未来的祖国花朵预计还有可能增多,校园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其安全性极为重要。因此,如何效率管理校园,保障学校师生安全,是众多家长乃至全社会关注的头等大事。

  应对校园安全方式,莫过于防范于未然,守住第一道安全防线,将一切威胁师生安全的因素隔离在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在保卫校园安全中,AI帮我们守住第一道防线。并且,在2018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基建”中,强调要补齐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等传统补短板领域。为此建议:

  (1)加大校园AI防控的软硬件投入。不同场景提供全覆盖的安防设备,建立起一套涵盖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巡更系统以及视频管理平台等综合化一体式的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可以利用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将学校职工和学生的图像录入后台,刷脸进入校园,从而保证进入校园的都是校内人士。除此之外,在校内,监控拍下的视频画面除了对人脸进行识别之外,还能利用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对表情进行比对,当发现某个职工或者学生的表情出现异常(比如痛苦、愤怒等)时对其打上标签并发出预警,并迅速调出资料,并加以注意此人的动向,这样也将有利于校方提前采取措施,即使有突发事件也能很好的应对。

  校园周边可利用视频监控对人流量进行监控,及时对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对于校外监控区域进行“数人头”,即监视人流量。一旦开始密集甚至超出某一个数值,便发出警告反馈给工作人员,由相关人员进行疏导处理,有助于减少群体事故的发生。通过视频监控,对行为异常、持危险器械和徘徊不断的人进一步监测,形成预警。

  (2)打通公安部与教育部的技术平台资源,实现部门联动。

  现在教育部在提倡“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议增加一个平台:校园安全管理防范平台,将公安在智慧新警务中的视频云工程与校园安全管理打通,在校园门口安装人脸识别终端管控进出,在周边增加智能摄像头,做到进出管理、人群热度分析、危险区域、行为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场景实现,实现校园业务管理与城市安防系统的融合。并且,加强报警系统建设,一键式报警装置建设,与公安机关、教育部门联网,开展实时监控、网上巡查等工作,切实监督检查效能和预警反应能力。

  此外,地方公安机关应督促学校重点配齐配强校园专职、兼职保卫人员和专业保安员,配全安全防护和处置装备;对于治安情况复杂的学校及幼儿园周边,公安机关将设立治安岗亭或警务室,严格落实重点时段“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等要求,确保遇有突发事件能够反应、妥善处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守护象牙塔不仅要靠我们自己,更要依托现代科技。AI作为一门通用技术,如果未来能够将它落地于校园安全中,将能够改变以往低效率安全保护的方式,为安全的掌控提供更多有效的高科技手段,更好地保障校园安全,守护学生们的成长。

  提案三、如何实现数据安全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数据已经成为与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同样重要的基础生产要素,驱动着大部分产业的变革。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与普及,社会信息化进程进入数据时代,海量数据的产生与流转成为常态。

  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使用量将达到约400亿TB,将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成为新的重要驱动力。大数据重新定义了各个大国博弈的空间,正在重塑世界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在2018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基建”中,更是提到了要加快数据中心建设。

  随着数据的爆发式增长,数据信息被开发利用,海量数据在为人们提供更多知识与信息的同时,也因其自身的开放性导致一些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大数据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峻。

  数据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其中包括Facebook超过8700万条数据被泄露和滥用、华住连锁酒店2.4亿入住记录泄露、圆通10亿条顺丰3亿条用户信息数据被出售、前程195条简历数据泄漏等等。

  大数据时代,数据无疑是个人和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对个人而言,个人信息数据外泄,黑灰色产业便可利用其身份证号、手机号、邮箱、家庭住址等真实信息注册虚假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对企业而言,屡屡发生的客户数据泄露事件向企业后台的数据安全防护机制发起了挑战。

  互联网大数据的急剧发展,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于此,建议要在立法、内外宣贯、扶持第三方数据安全企业这三个维度上做好工作:

  (1)要加快数据安全法的立法进程和落地。

  《数据安全法》在2018年9月纳入立法计划,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数据确权,只有数据确权(所有权、使用权、交易权等),才能实现数据合理的使用,以及有效追责。建议在数据安全法中对刑事责任作出修改,现如今泄漏50条隐私数据即可负刑事责任。

  在今年的某些媒体报道中,用户只要花430元人民币即可购买到100万条某快递公司泄漏的个人用户信息,犯罪成本和惩罚力度不匹配。同时,建议买卖同罪,非法购买数据的群体以及群体行为基本都是用于违法犯罪,因此需要加大惩罚力度和范围。

  此外,《数据安全法》需要平衡数据安全和数据流通利用两大价值。

  对企业来说,数据是21世纪的石油;对于个人而言,数据是其生活的再现;对政府来说,数据是基础性的战略资源。《数据安全法》应该秉持平衡的理念,以“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为立法宗旨,通过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共筑数据安全防线。

  (2)要加强数据安全法的对内、对外宣贯。

  制度不应该只停留在理念上,在这严峻的形势下,需要加快加强推广宣贯,把意识形态成为指导工作的工具,使其具体化形象化。

  佳都科技2018年和外媒的接触过程中发现,外媒对于中国的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应用非常感兴趣,但又存在质疑(数据安全),因此在国际反恐的大前提下,国家宣传部门以及安全部门有必要有计划地对于中国人工智能在安全领域的应用加大宣传。

  企业维度的数据安全也需要《数据安全法》的尽快颁布以及内部宣贯落实,让国内国外能感受到中国在人工智能特别大数据安全领域的力度与决心。

  同时,加强安全法的宣贯,让企业和民众树立数据安全法治理念和法律红线意识,切实增强了做好数据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3)扶持第三方数据安全企业,加大数据安全的保护力度。

  数据的安全隐患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漏洞、数据管理不当、安全体系存在纰漏等。因此,企业要加强数据安全保护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加强网络空间安全保障、做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强化数据加密、加固智能终端、保护个人敏感信息等手段,从大数据的存储、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层层把关,保障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安全。

  此外,政府还可以对第三方数据安全企业进行扶持。伴随着大数据的时代持续推进,拥有海量数据和信息的公司已经不胜枚数,然而有自身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和相关方案的企业毕竟少数。

  而通过第三方数据安全企业,以其专业的技术与策略企业解决庞杂、分立的信息安全问题,建立数据安全策略,让数据安全可见、可知、可控,将更有效地保障企业数据安全。

  但是第三方数据安全企业能够生存或者说有效地实现技术保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数据立法中的数据确权,只有确权才有责任划分,第三数据监管才能真正落地生成效果。

  数字经济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共识。一些国家的政府更是将大数据视为“未来的新石油”。

  在当今世界经济缓慢增长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而我国大数据发展的最主要推动者来自于大型互联网公司、政府机构。

  相信在国家的统筹规划与支持下,通过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大数据产业发展策略,通过国内外IT龙头企业以及众多创新企业的积极参与,大数据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